拉刀是一种生产效率高、精度高的多齿刀具。拉刀是用于拉削加工的成型工具。刀具表面有多排刀齿,每排刀齿的大小和形状从切入端到切出端依次递增变化。
在拉削过程中,拉刀做恒定的直线运动,是主要运动。由于拉刀的后齿(或组)高于前齿(或组),因此可以从工件上切削金属层以获得所需的表面。拉削时,进给运动由刀齿的齿升代替,因此拉削时没有进给运动。拉刀的种类很多,一般分为内拉刀和外拉刀两大类。
拉刀有哪些分类?
加工面不同:
内拉刀用于加工各种形状的内表面。拉刀的名称一般由被加工孔的形状决定,如圆孔拉刀、方/六角拉刀、键槽拉刀、花键拉刀等。. 内拉刀还可以加工螺旋内花键和内齿轮。内拉刀可加工的孔径一般为10-120mm,特殊情况可加工到5-400mm,拉削槽宽一般为3-100mm,孔长一般不超过3倍直径,特殊情况下可达2m。常用的有圆孔拉刀、花键拉刀、方孔拉刀和键槽拉刀。
外拉刀用于加工各种形状的外表面,如汽轮机中的平面、成形面、凹槽、复杂槽和榫槽、榫槽,以代替这些零件进行铣、刨、磨等加工,特别适用于汽车、摩托车、拖拉机等零部件的批量生产表面。在生产中,内拉刀比外拉刀更常用。
力的方向不同
可分为拉刀和推刀。前者处于紧张状态,后者处于压力状态。考虑到压杆的稳定性,推杆的长径比应小于12。
不同的拉刀结构
可分为组合式和整体式及装配式。
组合拉刀 组合拉刀不仅节省了刀具材料,而且简化了拉刀的制造,并且在拉刀齿磨损或损坏时可以方便地调整或更换。
整体拉刀 整体拉刀主要是中小型高速钢拉刀。
组合拉刀组合拉刀多用于尺寸和硬质合金组合拉刀。
拉刀可用于加工各种横截面形状、直的或弯曲的外表面的通孔。下图为拉削用经典工件的横截面形状。
拉刀的特点
拉削过程是用拉刀进行的。它是根据拉刀的后一(或一组)齿高于前一(或一组)齿,逐层切除边缘以获得所需的加工。表面。在拉削过程中,拉刀以恒定速度移动。由于拉刀的后齿(或组)高于前齿(或组),可逐层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。
由于拉削速度低,切削厚度小,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表面质量。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,拉削具有以下特点:
拉床结构简单。拉削通常只有一个主运动(拉刀的直线运动),进给运动由拉刀齿的升齿完成。因此,拉床结构简单,操作方便。
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高。拉床一般采用液压系统,传动平稳;拉削速度低,一般为0.04-0.2m/s(2.5-12m/min),不易产生积屑瘤,切削厚度很小,精切削齿的切削厚度为0.005- 0.015mm,因为加工精度可达IT7,表面粗糙度值Ra0.8-2.5μm。
生产效率高。由于拉刀是多齿刀具,有很多齿同时参与工作,切削刃总长度较大,一次行程即可完成粗、半精、精加工,所以生产效率非常高。
使用寿命长。由于切削速度低,拉削磨损慢,拉刀耐用度高。同时,拉刀齿磨削后可多次重磨,使用寿命更长。
由于拉刀的结构比一般刀具复杂,制造成本高,一般用于大批量或批量生产。但某些高精度要求和特殊形状除外。
拉刀结构
机头与机床连接,传递运动和拉力。
还标记了颈头和锥形连接。
过渡锥部分——起导向作用,使拉刀容易进入工件预制孔。
引导部分——导向拉刀平滑过渡到切削部分,没有倾斜。
切削部分-负责去除整个加工余量。它由乳牙、过渡牙和细牙组成。
对刀部分——最后几颗没有抬齿和排屑槽的齿,用于抛光和对刀,以提高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,可作为精切削齿的后齿。
后导件——用来保持拉刀最后几齿的正确位置,防止拉刀在即将离开工件时,因工件下垂而损坏加工表面质量和齿。
尾部——当拉刀又长又重时,可以用支架支撑刀尾,防止拉刀因重量下垂。一般来说,较轻的拉刀不需要尾巴。
拉刀盒
内孔拉刀:内孔拉刀能有效、准确地形成工件内表面的特定形状。通常,内拉刀在加工前插入工件中形成的导向孔中。通过选择最佳切削刃形状和切削方式(如圆孔、方孔、多边形孔以及各种花键孔和锥孔),可以形成各种类型的孔。
表面拉刀:表面拉刀可以高效、准确地形成工件外表面的特定形状。粗加工和精加工可以同时进行,这意味着生产率明显高于铣削、精加工和磨削。可加工多种形状(如平面、轮廓面、各种凹凸面、齿轮、涡轮叶片根部、涡轮盘槽),其轮廓既可以是键槽的简单形状,也可以是复杂的形状杉木形状。 |